波罗塞戏
bō luó sāi xì
拼音
bō luó sāi xì
拼音缩写
blsx
解释
即双陆。古代游戏,二人相博,类似下棋。
出处
无
例子
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波
bō
波
(形声。从水,皮声。本义波浪,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)
同本义
波,水涌流也。--《说文》
规有摩而水有波。--《韩非子·八说》
起波涛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》。注波者,涌起。”
河渭为之波荡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扬素波而挥连珠兮。--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
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--苏轼《赤壁赋》
洪波涌起。--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波磔(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,波浪形的叫波磔);波查(苦难;折磨);波平如镜(水面平静如镜);波臣为虐(指水灾);波骇(水波激烈动荡。引申为受到震撼);波峭(指岩石
2 罗
luó
罗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网中有隹,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。小篆增加了糸”,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。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)
同本义
罗,以丝罟鸟也。--《说文》
有兔爰爰,雉离于罗。--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
以天下为这罗,则雀不失矣。--《韩非子·难三》
不见篱间雀,见鹞自投罗。--曹植《野田黄雀行》
又如罗尉(捕鸟的网);罗落(截捕禽兽的用具);罗弋(捕鸟的工具)
轻软的丝织品
遍身罗绮。--宋·张俞《蚕妇》
湿罗幕。--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红罗复斗帐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
罗(羅)luó
⒈捕鸟的网~网。
⒉张网捕捉~雀。
⒊招请,搜集~致。收~。~天下之士。
⒋排列,散布~列。星~棋布。
⒌稀疏而轻软的丝织品~衫。~扇。
⒍一种细密的筛子绢~。铜丝~。
⒎用罗筛东西~面。
⒏量词。十二打(144个)为一~。
⒐同"脶"。手指纹。
⒑
⒒
⒓
罗luo 1.语气词。
3 塞
sāi
塞
(会意兼形声。从土,塞声。塞同罅,空隙之义。本义阻隔;堵住)
同本义
塞,隔也。--《说文》
四塞世告至。--《礼记·名堂位》。注四塞,谓夷服、镇服、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。”
塞向墐户。--《诗·豳风》
从者塞途。--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
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迂也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义,以塞忠谏之路也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塞耳(堵住耳朵);塞绝(堵塞断绝);塞噎(阻塞,哽噎);塞话(使人生气的话);塞狗洞(把银钱花在无用的地方);塞除(堵塞并消除);塞井夷灶(填井平灶。谓
塞sāi
⒈堵,堵住堵~。把漏洞~住。
⒉堵住器物口的东西瓶~儿。软木~子。
⒊填装进去把衣服~进箱子里。
塞sài边境上的险要地方海防要~。守边备~。
塞sè
⒈(用于合成词或成语)堵,堵住堵~。闭~。阻~。闭目~耳。~责(工作敷衍,不负责任)。
4 戏
xì
戏
(形声。从戈。虚声。本义一种兵器)
同本义
假借为麾”。军队中的帅旗
兵罢戏。--《史记·高帝纪》。正义大旗也。”
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。--《汉书·项籍传》。注大将之旗。”
侧翼
戏,三军之偏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偏为前拒之偏,谓军所驻之一面也。”
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
云烟古寺闻僧梵,灯火长桥见戏场。--宋·陆游《出游》
又如戏场(表演歌舞杂技的场子);散戏;猴戏;游戏;排戏;配戏(配合主角演戏);扮戏
戏剧
那明湖居本是个大戏园子,戏台
戏(戲、戯)hū
⒈
⒉见xì。
戏(戲)xì
⒈玩耍~耍。儿~。游~。
⒉嘲弄,开玩笑~弄。嘲~。前言~耳。
⒊演剧或歌唱、舞蹈、杂技等表演~剧。~曲。演~。唱~。杂~。看~★~。木偶~。花鼓~。
戏xī 1.通"羲"。 2.通"巇"。险峻。 3.古地名。
戏huī 1.大将之旗。参见"戏下"。引申为指挥。
戏suō 1.酒樽名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