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通经籍
bó tōng jīng jí
拼音
bó tōng jīng jí
拼音缩写
btjj
解释
博广博籍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
出处
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初,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,不应征聘,名重关西。融从其游学,博通经籍,恂奇融才,以女妻之。”
例子
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博
bó
博
(形声。从十,尃声。十”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。尃”有分布之义。本义大)
同本义。与小”相对
博,大通也。--《说文》
戎车孔博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岂必褒衣博带。--《淮南子·泛论》
丰丽博敞。--王逸《鲁灵光殿赋》
倚沼畦瀛兮遥望博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不学博依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
又如宽衣博带;博硕(粗大;宽大);博硕肥腯(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,是说六畜肥大)
宽广;广搏
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广博(范围大,方面多);博闻(见闻广博);
博 bó(量)多;丰富学识渊~。
②知道得多~古通今。
③大宽衣~带。
④取得;羸得~得好评。
⑤古代一种棋戏◇泛指赌博~徒、~局。
【博爱】对人类普遍的爱。
【博茨瓦纳】全称博茨瓦纳共和国。位于非洲南部高原地区。面积58.2万平方公里。人口126万(1989),绝大部分是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。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。官方语言为
英语,通用茨瓦纳语。首都哈博罗内。
【博大精深】形容思想学识广博高深。
【博古通今】形容知识渊博丰富,通晓古今的事情。
【博览】广泛阅览~群书。
【博识】学识丰富。
【博士】
①官名。战国至明清掌管图书,通晓古今,以备顾问的高级学官五经~、国子~。
②古代精通一艺的职官名律学~、算学~。
③旧称从事某种服务职业的人茶~、酒~。
④最高一级的学位。一般先取得硕士学位,继续深造后通过课程考核和博士论文答辩,授予博士学位。
【博士点】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关。
【博士后】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中,由专家主持和指导的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的临时职位。人员从刚获得博士学位者中挑选。在博士后阶段不再修习课程,工作期满后也不再
授予学位。
【博斯普鲁斯海峡】亚、欧两洲之间的海峡。隔开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半岛,连接黑和马尔马拉海。长29公里,最宽处4公里,最窄处仅750米,最深处80米,最浅处27.5米。
有重要战略和交通意义。
【博闻强记】见多识广,记忆力强。又作博闻强识。
【博闻强识】见【博闻强记】。
【博学多才】学识渊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2 通
tōnɡ
通〈动〉
(形声。从辵,甬声。本义没有堵塞,可以通过)
同本义
通,达也。--《说文》
往来不穷谓之通。--《易·系辞》
推而行之谓之通。
坎为通。--《易·说卦》
道远难通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至也。”
血脉欲其通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达郁》。注利也。”
凝绝不通声暂歇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又如通衢大道(四通八达的大道,指交通要道);通漕(直通水运);通塞(指境遇的顺利与滞涩);通水(通水运;能行船的地域);通畅(通行无阻的);通川(有河川流
通tōng
⒈可以穿过,没有阻碍~行。~车。~航。
⒉能够达到四~八达。火车直~北京。
⒊使不阻塞~炉子。~阴沟。
⒋了解,懂得~晓。~情达理。精~专业技术。
⒌顺,顺利~顺。语法不~。
⒍传达~告。~知。~信。
⒎交往,勾结~商。~敌。
⒏普遍,共同的普~。~称。
⒐全部,整个~盘。~宵。
⒑灵活变~。
⒒
⒓
①全部货物。
②"流通货币"的简称,包括硬币、纸币、支票、期票等。
⒔
①使空气流通。
②互相交换情况相互~气。及时~气。
⒕
⒖
⒗
①穿过,走过~过大桥。
②议案等经会议或组织同意这项提案已~过。
③经过~过教育,培养人才。
通tòng量词
①〈表〉一份两~文件。
②〈表〉一阵擂鼓三~。已讲一~。
3 经
jīnɡ
泾
(形声。从水,巠声。本义泾水)
同本义
泾,泾水也。--《说文》
雍州其川,泾沬。--《周礼·职方氏》
泾以渭浊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渭水支流。有南、北二源。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;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,至平凉县境合流后,又东南流入陕西省,至高陵县入渭河 。如泾渭分明
古州名
县名
一条小船,在泾上慢慢地划着,这是神仙的乐趣。--叶圣陶《一课》
经(經)jīng
⒈织布的纵线叫"经",横线叫"纬"。
⒉地面上东与西距离的度数称"经度"。地理上假定通过南极、北极同赤道成直角的线,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为起点,以东叫"东经",以西叫"西经",东、西各一
百八十度。
⒊正常,常常,常规正~。~常。~费(经常支出的费用)。~也者,常也(所谓经,就是常规)。
⒋具有典范性的~典。
⒌宗教中宣讲教义的书佛~。圣~。古兰~。
⒍治理,管理,营业~理(又称企业、商业的主管人)。~管。~商。
⒎禁受,承受,忍受~受。饱~风霜。
⒏〈表〉过去而且已完成~历。曾~。已~。身~百战。
⒐通过,路过~手。~过。途~西安。
⒑中医把人体气血运行的主干叫"经"~脉。~络。
⒒妇女的月经~期。
⒓上吊,缢死自~。~其颈于树枝。
⒔
⒕
①经营,管理擅长~纪。
②经纪人,为买卖双方撮合,从中获取佣金的人。
⒖
①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合,也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基础,即经济基础。
②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某个部门~济状况。工业~济。
③节约,便宜,化费少~济实惠。
④收支状况~济宽裕。
⑤对国民有利或有害的~济昆虫(有利的如蚕、蜜蜂等,有害的如蝗虫、蚜虫等)。
⒗
①从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。
②经历。
⒘
经jìng 1.谓织布前,于机杼上绷齐并梳整纱缕,使成为经线。 2.通"径"。直径。 3.通"径"。小路。 4.通"径"。直。
4 籍
jí
籍
(形声。从竹,耤声。古书以竹制成,故从竹”。本义登记册,户口册)
同本义
籍,簿书也。--《说文》
乃以九畿之籍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
掌邦国宾客之体籍。--《周礼·小行人》。注名位尊卑之书。”
非礼也勿籍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今荆州非少人也,而著籍者寡。--诸葛亮《论游户自实》
宫观之籍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又如籍口(户口);籍戎(编入军籍);籍地(官宦门第);削籍(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);除籍(于簿籍中除名)
泛指书,成册的著作
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--《孟子
籍jí
⒈书,书册书~。古~。典~。六~(六经)。
⒉名册,户口册名~。户~。〈引〉登记~吏。~财物。
⒊个人对国家、组织的隶属关系国~。党~。学~。
⒋
籍jiè 1.借助。 2.含蓄。 3.垫着。 4.指以……为垫;坐。 5.凭借。 6.连词。表示假设,相当于"如果"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