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辨菽粟
bù biàn shū sù
拼音
bù biàn shū sù
拼音缩写
bbss
解释
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无知◇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出处
清·龚自珍《农宗》婢妾之养不备,则不世;祠祭弗如式,不世;不辨菽粟,亦不世。”
例子
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2 辨
biàn
辨
(形声。从刀,辡(榓溃?? )声。本义判别,区分,辨别)
同本义
辨,判也。--《说文》
辨,别也。--《小尔雅》
辨方正位。--《周礼·天官》
辨是与非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目辨白黑美恶,耳辨音声清浊。--《荀子·荣辱》
不辨牛马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男女辨姓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又如明辨是非;辨白(分辨清楚);辨色(辨别物色)
通辩”。口头上争论
吾闻穷巷多怪,曲学多辨。--《商君书·更法》
传曰析辞而为察,言物
辨 biàn辨别;区别明~是非。
【辨白】见【辩白】。
【辨析】辨别分析词义~。
【辨正】见【辩正】。
【辨证】见【辩证】。
【辨证论治】见【辨证施治】。
【辨证施治】应用各种中医基础理论对病人表现的症状、体征进行综合分析,在此基础上定出治疗措施。又称辨证论治。
辨bàn 1.备办。 2.治理。 3.成功,办成。 4.花费。
辨biǎn 1.损减;贬抑。
3 菽
shū
菽
豆类的总称
尗,豆也。象菽豆生之形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象戴种而出之形,下其根也。一,地也。指事。
菽草之难杀者也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菽者稼最强。古谓之尗,汉谓之豆,今字作菽。菽者,众豆之总名。然大豆曰菽,豆苗曰霍,小豆则曰莈。”
--《春秋·考异郵》
中原有菽,小民采之。--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俗孝家家供菽水。--陆游《湖堤暮归》
又如菽水(指豆和水,指菲薄的饮食,形容生活的清苦;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);菽水藜藿(粗茶淡饭。藜藿野菜;豆叶);菽乳(即豆腐);菽麦(大豆和麦);菽麦不分(豆、麦不分。亦
指是非
菽(尗)shū豆类的总称食~与鸡。
菽jiāo 1.人名。也写作"萩"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