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逼上梁山 |
拼音 |
bī shàng liáng shān |
拼音缩写 |
bsls |
解释 |
比喻被迫起来反抗。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。 |
出处 |
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。” |
例子 |
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~的。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|
汉字 |
逼 |
逼的拼音 |
bī |
逼组词 |
摧逼
咄咄逼人
俯逼
残逼
估逼
恐逼
迸逼
逼隘
逼迸
逼逼
|
逼的意思 |
逼
(形声。从辵),畐(鉦??)声。本义接近,靠近)
同本义(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、靠近)
逼,近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秦兵逼淝水而陈。(陈布阵)--《资治通鉴》
鸡健进,逐逼之,虫已在爪下矣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不可偪也。--《国语·郑语》
是故入小而不偪。--《淮南子·兵略》
逼,近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诂》
又如逼水(迫近水边);逼曙(天快亮的时候);逼战(近战)
逼迫,即紧紧催促
又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耳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其家逼之,乃投水而死。--《玉
逼 bī
①强迫;威胁别~我了。
②索要~债。
③逼近兵~城郊。
④狭窄~仄。
【逼宫】旧时指宫廷内部强迫皇帝让位。
【逼供】用酷刑或威胁等手段迫使人招供。
【逼上梁山】《水浒传》中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,上梁山造反◇比喻被迫采取反抗行动或做某种事。
【逼视】向前靠近目标,紧紧盯着。
【逼肖】相像。
【逼真】
①如同真的形象~。
②清楚;切实听得~。
【逼仄】地方窄新居虽小,布置得体,也不觉得~。 |
汉字 |
上 |
上的拼音 |
shànɡ |
上组词 |
彻上彻下
蝙蝠不自见﹐笑他梁上燕
承上起下
到什山上唱什歌
附上罔下
附下罔上
二门上门神
大和上
暴上
浮上水
|
上的意思 |
上〈名〉
(指事。小篆字形。下面的一”表示位置的界线,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。本义高处;上面)
同本义
上,高也。--《说文》
宛丘之上兮。--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
施于松上。--《诗·小雅·顁弁》
冬时有嗽上气疾。--《周礼·疾医》
云上于天干。--《易·需》
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上荣(飞檐。屋檐两端的挑角);上柽(门框上端的横梁);上漏下湿(形容屋舍破旧,不蔽风雨);上网(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);上丹田(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);上
上shàng
⒈位置在高处的,跟"下"相对~面。~边。〈引〉质量、等级、地位高的或次序在前的~乘。~品。~等。~策。~级。~司。~行下效。~册。~月。~半天。
⒉从低处到高处~山。~楼。〈引〉去,到,进呈,向前进~船。~北京。~农村。~书。献~。赶~。你快~。
⒊增添,安装~油。~菜。~门窗。
⒋登载,登记~报纸。~帐簿。
⒌按规定时间进行活动~课。~操。~班。
⒍指方面领导~。实际~。东面~。
⒎指时间、处所、部位、范围等早~。课堂~。大路~。火车~。墙头~。书本~。心坎~。城市~。
⒏指物体表面脸~。包装~。表面~。
⒐涂,擦涂~。~药膏。~油漆。
⒑拧紧~琴弦。~闹钟。
⒒〈表〉动作趋向或达到、完成泡~茶。爬~来。坐~去。登~高峰。考~了研究生。当选~人民代表。
⒓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~够了。~满了。成千~万。
⒔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"1"。
⒕
⒖
上shǎng |
汉字 |
梁 |
梁的拼音 |
liánɡ |
梁组词 |
高梁
笱梁
蝙蝠不自见﹐笑他梁上燕
浮梁
独梁
栋梁
栋梁材
合欢梁
将梁
濠梁
|
梁的意思 |
梁
(会意。从木,从水,剉声。从木”从水”,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。本义水桥)
同本义
梁,水桥也。--《说文》
梁丽可以冲城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。司马注小船也。”
除道梁溠。--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谨关梁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十一月舆梁成。--《孟子》
十月成梁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津梁之上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造桥为梁,不显其光。--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泽无舟梁。--《庄子》
又如河梁(桥,又借指送别之地);津梁(渡和桥梁);桥梁(桥);梁
梁(
⒈樑)liáng
⒈支撑屋顶的横木屋~。栋~。
⒉桥石~。架桥~。
⒊物体中间高起成条状的部分山~子。鼻~儿。
⒋物品上面便于提携的弓形物水壶~子。抓稳菜篮子的提~儿。
⒌朝代名
①南朝(宋、齐、~、陈)之一,公元502-557年。第一代君主是肖衍。
②五代(~、唐、晋、汉、周)之一,又称"后梁",公元907-923年。第一代君主是朱温。 |
汉字 |
山 |
山的拼音 |
shān |
山组词 |
高加索山脉
大小山
大雪山
大雪山脉
伐山
伐山语
放虎归山
放火烧山
赤堇山
构山
|
山的意思 |
山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山峰并立的形状。山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)
同本义
山,土有石而高。--《说文》
山,土之聚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山人取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夏后代山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太行、王屋二山,方七百里,高万仞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如山如阜,如冈如陵。--《诗·小雅·天保》
生于山阜,处于室堂。--《荀子·赋》
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--《书·旅獒》
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--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又如山霭(山上的云气);山灵(
山shān
⒈地面上高度大、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~。华~。
⒉像山的~洪。冰~。~墙(房屋两头的墙)。
⒊〈喻〉多,太多人~人海。
⒋蚕簇蚕已上~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