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关却扫
bì guān què sǎo
拼音
bì guān què sǎo
拼音缩写
bgqs
解释
却停止;却扫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出处
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至乃敬通见抵,罢归田里,闭关却扫,塞门不仕。”
例子
时来运转,好汉也有惨遭挫败的时候,他就应该~,往日的荣华不必再提。★梁实秋《好汉》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闭
bì
闭
(会意。从门,从才。才”是用来闭门的东西。本义关门,把门合闭起来)
同本义
闭,阖门也。--《说文》
门常闭。--《墨子号令》
先王以至,日闭关。--《易·象传》
坚闭门而不出。--《庄子·天运》
门已闭矣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
古语所谓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,盖言其法之同也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又如闭扫(即闭门欲扫。指闭门谢客);闭影(关门不与外界往来)
泛指闭合,合拢
愿陈子闭口,毋复言。--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
又如闭目;闭嘴;闭合电路;闭口结舌;闭卷(答题时不能查阅有关资
闭 bì
①关;合~嘴、~眼。
②堵住;阻塞不通~气、交通~塞。
③停止;结束~幕、~会。
④姓。
【闭关锁国】闭关自守,不跟外国往来。
【闭关自守】关闭关口,不跟外人往来。也比喻与外界隔绝,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
【闭管式循环】血液始终在心脏和血管内按一定方向流动的循环方式。
【闭果】干果的一类。果实成熟时,果皮失水干燥,但不开裂。瘦果、坚果、翅果等都属闭果。
【闭合电路】电荷通过的整个电路。即从电源正极出发,经内、外电路又回到电源的正极的路径。又称全电路。
【闭合电路欧姆定律】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,跟内、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。
【闭合环流】大气运动在地面与高空形成的一个个闭合的大气活动中心。在海平面气压图上表现为永久性和半永久性活动中心,对流层中、上层则以西风环流为主要特点。
【闭合系统】与外界有热和功交换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。
【闭路电视】一种图像通信系统。其信号从源点只传给预先安排好的与源点相通的特定电视机。广泛用于大量不同类型的监视工作、教育、电视会议等。
【闭门羹】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。也指找人时无人在家昨晚去找他,吃了个~。
【闭门思过】关着门独自反省自己的过错。
【闭门造车】关上门造车。比喻做事不考虑客观情况,脱离实际。
【闭目塞听】闭上眼睛,堵住耳朵。比喻与外界隔绝,脱离现实。
【闭壳肌】双壳纲软体动物位于左右两贝壳内面的肌肉柱。前后各一。收缩时使两壳紧闭,断续收缩时可控制壳内水的出入。
【闭音节】以辅音收尾的音节。如英语的at、and等。
【闭月羞花】见【羞花闭月】。
2 关
ɡuān
关
(形声。从门,乷声。金文作閠”,象门里有门闩形,本象形字。小篆繁化,变成了形声字。本义门闩)
门闩。闩门的横木
关,以木横持门户也。--《说文》
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赢乃夷门抱关者也,而公子亲枉车骑,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关牡(门闩。也叫门牡);关楗(关闭门户用的横木或木闩);关龠(门上横木。用来闩门)
关口,隘门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尝以十倍之地,百万之师,叩关而攻秦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关(阷、関)guān
⒈闭,合把门~上。~好窗子。〈引〉拘禁~押。
⒉门闩拔~而出。
⒊〈古〉要塞或设立守卫的处所~口。剑门~。〈引〉征收出口、进口货物税的机构海~。
⒋重要的转折点或不易度过的时机紧要~头。共度难~。
⒌起转折和联结作用的部分腕~节。
⒍牵连,涉及~连。~联。息息相~。与他无~。
⒎重视,爱护,照顾~注。~切。~心。~怀。请多~照。
⒏旧时指发给或支领~饷(薪饷)。
⒐
⒑
①事物间的联系学习与工作的~系。
②人与人或人与事物的联系朋友~系。人与环境的~系。
③牵涉,影响这项事~系重大。
④〈表〉某种证件党的组织~系。
⑤泛指原因、条件等由于时间~系,不再讲了。
⒒
关wān 1.引满弓。
关wǎn 1.绾。
3 却
què
却
(形声。本作却”,俗字作却”。从卩,谷声。卩,象人下跪的样子,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。从卩”与脚的活动有关。本义退)
同本义
却,节欲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退也”。
却行仄行。--《考工记·梓人》
吾行却曲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怒战栗而却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却下而载之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
却骐骥以转运兮。--《楚辞·愍命》
北救赵而却秦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已却秦存赵。
持璧却立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列传》
曳笏却立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又如退
却(卻)què
⒈退退~。望而~步。
⒉推辞,谢绝,不接受推~。谢~。~而不受。
⒊去,掉冷~。忘~。失~。
⒋副词。还,且,倒~话巴山夜雨时。大家都去,他~不去。
却xì 1.空隙;间隙。 2.嫌隙;隔阂。
4 扫
sǎo
扫
(会意。从手,从帚。手拿扫帚表示打扫。本义打扫)
同本义
埽,弃也。--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掃。
埽,除也。--《广雅》
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。--《周礼·隶仆》
子有廷内,弗洒弗扫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--唐·杜甫《客至》
又如扫径(清洁路径);扫尘(扫去尘垢;比喻扫荡残敌,平定乱事);扫脑儿(秃子);扫道(踩出来的路);扫桃(扫面子);扫花以待(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);扫眉才子(指有文才的女子
)
掠过
千骑飚扫,万乘雷奔。--李白《大猎赋》
又如扫望(扫视
扫(掃)sào
扫(掃)sǎo
⒈用扫帚等除去尘土、垃圾~地。洒~。
⒉除掉,消除~除。~盲。~雷。
⒊迅速掠过,使达到各方面~射。~视人群。
⒋全,尽,所有的~数归还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