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 |
笔底龙蛇 |
拼音 |
bǐ dǐ lóng shé |
拼音缩写 |
bdls |
解释 |
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 |
出处 |
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,笔底龙蛇,真才子也。” |
例子 |
无 |
汉字 |
笔 |
笔的拼音 |
bǐ |
笔组词 |
掣笔郎
董笔
董狐笔
动笔
筹笔
筹笔驿
持笔
放笔
采笔
泚笔
|
笔的意思 |
笔
(会意。从竹,从聿。聿”),是笔”的本字,小篆象以手执笔。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,故从竹。简化字笔”,从竹从毛”会意,指旧时用的毛笔。此字最早见于北齐
隽修罗碑,是六朝时的俗字。也见于《集韵》。本义毛笔)
同本义
筽,秦谓之筽。从聿从竹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此秦制字。秦以竹为之,加竹。
史载笔,士载言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不能竟书而搁笔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毛笔;钢笔;圆珠笔;笔削(修改文章);笔帕之敬(雅洁的礼品);笔楮难穷(文字难以充分表达。楮纸的代称)
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
笔 bǐ
①写字画图的用具钢~、蜡~、粉~。
②(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等的)笔法运~得当。
③用笔写出代~。
④笔画'二'字有两~。
⑤量词一~帐、一~好字。
【笔触】书画、文学作品等的笔法,格调锋利的~。
【笔调】文章风格~清新。
【笔端】写作、写字、绘画时的运笔以及所表现的意境奇光异景尽收~。
【笔法】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这篇小说的~很新颖。
【笔锋】
①笔尖。
②书画的笔势;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供】用笔写出来的供词。与'口供'相对。
【笔画笔顺检字法】汉字字典查阅检索方法之一。要求根据笔画的多少和笔顺的先后来查检。
【笔记文】文体的一种。以随笔记录为主,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。
【笔力】写字、画画或做文章所表现出的功力~刚劲。
【笔路】
①笔法。
②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~奇特。
【笔势】
①写字、画画用笔的风格。
②文章的气势。
【笔削】古时在竹简、木简上写字,要删改得用刀刮去,称'削'◇来用做请人修改文章的敬辞。笔记录。削删改。
【笔意】书画或诗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意境。写字、绘画时运笔的精心构思以及所表现的风格、功力。也指诗文的意境。
【笔札】札是古时写字用的小木片,后来用笔札指纸笔,又转指写的文章。
【笔战】用文章来进行辩论,打官司,与'舌战'相对。
【笔者】某篇文章或某书的作者(多为作者的自称)。 |
汉字 |
底 |
底的拼音 |
dǐ |
底组词 |
彻底
撤根到底
本底
本底子
吊桶底
方底
功底
凡底
店底
垫底儿
|
底的意思 |
底
(形声。从广,氐声。本义止住;停滞)
同本义
底,止居也。--《说文》
勿使有壅蔽湫底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又
底禄以德。
有所底止。--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
盟以底信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
戾久将底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底止(结局);底着(停滞;滞留);底遏(遏止);底滞(滞留)
隐藏
达到
引致
磨砺
底 dǐ
①物体的最下部分~层、鞋~。
②根基;基础;留作根据的~稿、根~。
③(年或月的)末尾年~。
④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蓝~白花。
⑤达到终~于成(终于成功)。
⑥何什么~事。
⑦姓。
【底版】见【底片】
①。
【底本】
①留做底子的稿本。
②抄本或刊印本所根据的本子。
③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。
【底比斯】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的首都。位于尼罗河中游两岸,遗址在今埃及卢克索和卡尔纳克一带。是著名的阿蒙神庙所在地。前88年被毁。
【底边】平面几何图形与图纸下面一边平行的边。但在某些几何图形中底边则是固定的。如梯形的底边是其相平行的两边,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与腰不等的一边。
【底定】稳定。
【底肥】见【基肥】。
【底面】立体几何图形与侧面相对而说的一面。如棱柱的面,圆台的面。
【底盘】
①汽车、拖拉机等的基本组成部分,包括驱动传动机构、行使机构和控制机构。
②电子仪器内安装基本零件的底板。
【底片】
①拍摄过的用来洗印照片的胶片。又叫底版。
②未经拍摄的胶片。
【底栖植物】生长在海洋、河湖底部或附着在水底物体上的植物。如海带及其他藻类植物等。
【底数】
①事情的原委;预定的计划、数字等心里有个~。
②〈数〉求一个数的若干次方时,这个数就是底数。如求an,a就是底数。
②〈数〉在对数logab中,a叫做底数。
【底特律】美国大湖区伊利湖与休伦湖之间圣克利尔湖西岸要港、第五大工商城市。位于底特律河口。世界著名的'汽车城'。
【底物磷酸化】〈生〉底物(代谢物)经氧化、脱水,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形成高能键,然后再转移给二磷酸腺苷,使其磷酸化生长三磷酸腺苷的过程。
【底细】(人或事物的)根源;内情。
【底薪】工资的基数;基本工资。
【底蕴】事物的详细情况。
底de 1.结构助词。犹的。 2.旧时语体文中专用以表示领属关系。 3.结构助词。犹地。
底zhǐ 1.引致;达到。 |
汉字 |
龙 |
龙的拼音 |
lónɡ |
龙组词 |
风虎云龙
赤龙
赤龙爪
赤龙子
伏龙
伏龙凤雏
伏龙观
壁龙
敦煌五龙
附凤攀龙
|
龙的意思 |
龙
(象形。甲骨文,象龙形。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)
同本义
龍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--《说文》。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。”饶炯注龙之为物,变化无端,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,以
能升天,神其物,而命之曰灵。”
飞龙在天。--《易·乾》
麟、凤、龟、龙,谓之四灵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甲虫三百有六十,而龙为之长。--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
叶公子高好龙。--刘向《新序·叶公好龙》
又如龙工(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。也作龙功”);龙公(指龙王,龙
龙(龍)lóng
⒈〈古〉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,有鳞、有角、有脚,能走、能飞、能游泳,还能兴云降雨飞~乘云。叶公好~。
⒉〈古〉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~。翼手~。
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~颜。~袍。
⒋
⒌
龙máng 1.通"尨"。杂色,色斑驳。 2.通"?"。参见"龙鵤"。 |
汉字 |
蛇 |
蛇的拼音 |
shé |
蛇组词 |
赤縺蛇
赤练蛇
赤楝蛇
斗蛇
斗折蛇行
拨草寻蛇
壁间蛇影
虫蛇
封豕长蛇
打草惊蛇
|
蛇的意思 |
蛇
(形声。从虫,它声。本写作它”。甲骨文字形,是象形字。本义一种爬行动物)
同本义
蛇,它或从虫。--《说文》
蛇乘龙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。注蛇,元武之宿,虚危之星。”
为虺弗摧,为蛇将若何?--《国语·吴语》。注虺小蛇大也。
龙蛇之孽。--《洪紀·五行志》。注蛇龙之类也。”
龙首其中蛇交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记》
维虺维蛇。--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蛇豕(比喻贪婪残暴的人);蛇虺(喻指阴狠毒辣的人);蛇食(像蛇吃东西
蛇yí
⒈
蛇(蚮)shé
⒈俗称"长虫"。受保护的爬行动物,禁止捕杀。蛇体长条形,有鳞无肢,种类很多,捕食鼠、蛙、鸟等小动物有毒~(如眼镜~、银环~)。无毒~(如蟒~、赤链~)。有
的可供药用。蛇已人工养殖,肉供食用,蛇胆药用,蛇皮可制器物。
蛇chí 1.弛;改易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