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斤八面
bàn jīn bā miàn
拼音
bàn jīn bā miàn
拼音缩写
bjbm
解释
旧制一斤合十六两,半斤等于八两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,重量相等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分上下。亦作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”、半斤对八两”。
出处
无
例子
林寒青仗着手中短剑锋利,把一个蓝衣武士手中长剑削去了一截,使两人不敢和他剑势硬接,保持个~之局。★李凉《天涯侠侣》第三十三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半
2 斤
jīn
斤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)
同本义
今,斫木斧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,斫木之斧,则谓之斤。”
于是乎丌鈟锯制焉。以鈟为之。--《庄子·在宥》
皆执利兵,无者执斤。--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
不夭斤斧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以斧斤考击而求之。--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斤斧(斧头);斤墨(斧头与墨斗);斤凿(斧头与凿子)
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
恶金以铸锄、夷、斤…--《国语》
斤〈动
斤(觔)jīn
⒈重量单位市制一~为十两(旧制一斤为十六两),两斤等于一公斤。"觔"另见筋(觔)。
⒉〈古〉斧子一类的工具。
⒊
⒋
3 八
4 面
miàn
面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庞。面”,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。脸”是魏晋时期才出现,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,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”本义脸)
同本义
面,颜前也。--《说文》
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。--《周礼·撢人》
私面私献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
大辂在宾阶面。--《书·顾命》
必唾其面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满面尘灰烟火色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女之靧面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椎髻仰面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面不厮睹(脸不对着看,表示生气);颜面(脸面;脸部;体
面(靣)miàn
⒈脸,头的前部~孔。颜~。~不改色。
⒉直接接触,当着本人在场~谈。当~说。
⒊朝着,脸对着~向。~山而居。
⒋部位,方向前~。里~。右~。四~八方。~ ~俱到。
⒌东西的外表地~。鞋~子。被盖~儿。
⒍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,有长有宽没有厚~积。平~。
⒎量词三~旗帜。两~镜子。
⒏
①脸面,面子没有~目见人。
②相貌,脸的形状~目可憎。
③〈喻〉事物的景象状态~目一新。
⒐
①体面怕丢~子。
②情面秉公执法,不讲~子。
③东西的外表桌~子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