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筹不纳
bàn chóu bù nà
拼音
bàn chóu bù nà
拼音缩写
bcbn
解释
筹古代计算工具,引伸为计策;纳缴纳。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。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出处
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往常时我习武艺学兵法,到如今半筹也不纳。”
例子
万骑交驰,两军相见,咱手里~。★元·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二折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半
2 筹
chóu
筹
(形声。从竹,夀声。本义计数的用具)
壶矢。古代投壶用的签子,形如箭筩
筹,壶矢也。--《说文》。谓投壶之矢为 筹。
筹室中五扶。--《礼记·投壶》。注矢也。”
箭筹八十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签筹;算筹
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。--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竹筹;筹马(古时投壶计数的用具)
筹
算计
运筹帷幄之中。--《史记·高祖纪》
又如筹设(计划设置);筹计(盘算);筹昏(谓无法算计)
策划
筹 chóu
①计数用具竹~。
②谋划;筹划;计划~款、统~。
【筹安会】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。1915年8月由杨度、孙毓筠、严复、李燮和、胡瑛、刘师培等所谓'六君子'在北京发起成立。该会名义上以'研究君主、民主国体二者
孰适于中国'为宗旨,实际公开进行复辟帝制活动。
【筹措】设法弄到(钱)~经费。
【筹划】想办法;定计划~工作。
【筹算法】〈数〉我国古代用竹制的算筹记数并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、开方等运算的方法。始于春秋时期,到明代被珠算代替。
筹(籭)chóu
⒈计数的用具~码。
⒉谋划,计划,计谋~备。熟~。统~安排。运~帷幄。一~莫展。
⒊想办法收集~款。
4 纳
nà
纳
(形声。从糸,内声。本义丝被水浸湿)
同本义
纳,丝湿纳纳也。--《说文》
衣纳纳而掩露。--刘向《九叹·逢纷》
又如纳纳(潮湿的样子)
收藏;收入
察纳雅言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采纳;容纳;藏垢纳污(包藏容纳污秽之物。比喻包容坏人坏事)
纳”假借为接纳”;接受
几以不纳死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遂开门纳众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诬守纳己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纳钱案上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纳质(接受质证;接受质询);纳采(
纳nà
⒈收进,接收~入。接~。吐故~新。
⒉接受采~。
⒊缴付~税。~公粮。
⒋享受~凉。~福。
⒌缝补~鞋底。补补~ ~。
⒍
⒎
⒏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