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无一是
bǎi wú yī shì
拼音
bǎi wú yī shì
拼音缩写
bwys
解释
干一百件事,也没有做对一件。形容全都做错了,一无是处。
出处
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例子
此人做事百无一是,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。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百
2 无
wú
无
(会意。据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辞、金文中无、舞”同字。本义乐舞)
同本义
哲学范畴,指无形、无名、虚无等,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
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--《老子》
无
没有,跟有”相对
无,不有也。--《玉篇》
无若丹朱傲。--《书·益稷》
无偏无党。--《书·洪范》
无内人之疏,而外人之亲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--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无不伸颈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无不变色。
无不毕肖。
无(無)wú
⒈没有,跟"有"相对~粮~钱。~穷~尽。
⒉不~仿说出。
⒊不分,不论,不外~分。~论,地~四方。民~异国。事~大小。~非如此。
⒋通"毋"。不,不要~往。
⒌
无mó 1.见"南无"。
3 一
yī
一
(指事。一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数词。大写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数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数量)
同本义
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万物。--《说文》
一也者,万物之本也。--《淮南子·诠言》
抱一而天下试。--《老子》
故一人有事于四方。--《书·君奭》。传天子也。”
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一夫夜呼,乱者四应。(公元九二年六月,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,杀死大臣郭崇韬,时谣言纷起,人心惶惶。屯驻在贝州(现河北省清河县)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
一yī
⒈数目字。整数中最小的数~龙~猪。
⒉纯,专~心~意。用心~也。
⒊相同,同样~致。~模~样。
⒋全,满~如既往。~网打尽。~身是胆。
⒌又,其它,另外昆明市~名春城。
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,〈表〉稍微,短暂试~试。望~望。停~停。
⒎跟"就"呼应。
①〈表〉每逢~想到要回祖国,就归心似箭。
②〈表〉两事的时间紧接着~教就懂。~学就会。
⒏〈古〉副词。乃,竟~至此乎!
⒐〈古〉副词。
⒑〈古〉副词。一旦,一经~闻人之过,终身不忘。
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,相当于简谱的低音"7"。
⒓
①特定~定的阶级。
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~定的成绩。
③规定,确定按~定的规章办事。
④必然共产主义~定会实现。
⒔
⒕
⒖
4 是
shì
是
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日正。本义正,不偏斜)
同本义
是,直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十目烛隐曰直,以日为正曰是。
而疑是精粗之体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。疏谓正也。”
上九,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--《易·未济》
对的,正确的
王弗是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;理也。”
使目非是,无欲见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。注谓正道也。”
立是废非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。注善也。”
彼人是哉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虽不谓吾言为是,而亦无词相答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╠
是shì
⒈对,正确,合理,跟"非"相对~的。分清~非。今~昨非。
⒉这,这个,这样~日天晴。如~也行。~可忍,孰不可忍。
⒊〈表〉解释或分类她~学生。这瓶墨水~红的。
⒋〈表〉存在满园~果树。遍街都~人。
⒌〈表〉答应~,我马上去办。
⒍〈表〉赞同,认为对~的。话~说得好。
⒎〈表〉让步,含"虽然"之义这椅子旧~旧,但很结实,还能用。
⒏〈表〉适合味道~爽口。他走的~时候。
⒐〈表〉凡是,一切~重活他都抢着干。~节假日她照常忙。
⒑〈表〉加重语气今天~热。惟你~问。
⒒〈表〉判断共产主义~人们的最高理想。
⒓用于问句你~坐火车还~坐飞机?
⒔
①正确和错误明辨~非。
②争执,纠纷招惹~非。搬弄~非。
⒕
⒖
是tí 1.月边。参见"是月"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