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骨露野
bái gǔ lù yě
拼音
bái gǔ lù yě
拼音缩写
bgly
解释
露暴露。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。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。
出处
三国·魏·曹操《蒿里行》诗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
例子
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白
2 骨
ɡǔ
骨
表示声、形、动作。如骨都都(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);骨骨农农(咕咕哝哝;嘀嘀咕咕);骨辘辘(象声词。滚动声)
骨嘟
只有秋公骨嘟了嘴,坐在一边。--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
骨朵儿
这叫童子面,花期迟,刚打骨朵。--《茶花赋》
骨碌
排球在地上骨碌
但就在路上睡么?路只有一尺来宽,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?--《老山界》
骨碌碌
那男孩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几下,思考看怎么回答陌
骨gū
⒈
⒉
⒊见gū、gú。
骨gǔ
⒈骨头,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肋~。股~。
⒉支撑物体的架子伞~。钢~水泥。
⒊品质,气概傲~。媚~。有~气。
⒋
⒌
①连结两骨的关节。
②骨间的段。泛指长条形东西的一段。
⒍
⒎[骨肉]骨和肉。〈喻〉亲人,有血统关系的人,指父母、子女、兄弟、姐妹等。
⒏见gū、gú。
3 露
4 野
yě
野
(形声。从里,予声。《尔雅·释言》里,邑也。”本义郊外;野外)
同本义
野,郊外也。--《说文》
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野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
龙战于野。--《易·坤》
王朝至于商郊牧野。--《书·牧誓》
七月在野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体国经野。--《周礼》。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。”
永州之野产异蛇。--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捐金于野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野茫茫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勒歌》
光照旷野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野外(郊外);野
野(埜)yě
⒈郊外,村外~外。田~。
⒉民间,不当政的,跟"朝"相对下~。在~。
⒊范围,界限分~。视~。
⒋蛮横,不驯服,狂妄狠毒~蛮。~心。
⒌无礼貌,不讲情理粗~。撒~。
⒍不受约束,难于约束~性。莫把心耍~了。
⒎不是驯养的,非种植的~牛。~菜。~生的。
⒏
⒐
⒈熔炼金属,也指熔炼金属的工人~铸。~铁。~匠。良~。
⒉造就,培养陶~。
⒊喜好装饰,过分打扮~容。妖~。
⒋艳丽,多姿佳~窈窕。
⒌〈古〉通"野"。郊外~游步春露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