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 哀而不伤

哀而不伤

āi ér bù shāng
拼音 āi ér bù shāng
拼音缩写 aebs
解释 哀悲哀;伤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,形容感情有节制;另形容诗歌、音乐优美雅致,感情适度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出处 《论语·八佾》子曰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例子 她喜欢打扮,愿意有朋友,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、~的、青春的游戏。★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三
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
1

āi
哀〈形〉 (形声。从口,衣声。本义悲痛;悲伤) 同本义 哀,闵也。--《说文》 哀,痛也。--《广雅》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救患分灾。”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。--《孟子》。注伤也。” 呜呼哀哉。--《柳敏碑》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 僵卧孤村不自哀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(悲哀、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)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。 又如哀咜(悲哀叹息);哀诏(皇上驾崩后,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);哀哉(表示悲伤或痛惜) 哎〈叹〉 表示满意或赞叹 。如哎,这就对了! 表示惊讶或不满意 。如哎,你怎么不早说! 表示提醒。如哎,小声点 表示醒悟 。如哎!原来是这样 表示招。如哎,大婶,我们回头再来看你 表示答应。如李梅!”哎!我在给病人换药,一会儿就来。” 哀āi ⒈悲伤,悲痛悲~。~怨。可~。 ⒉悼念~悼。默~。

2

ér
而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胡须形。上面的一”表示鼻端,|”表示人中;下面分内外两层,外层象两腮的胡子,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。而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颊毛) 同本 义 而,颊毛也。--《说文》 而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,可连接词、短语和分句,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,黑质而白章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 而 ér ①〈古〉你;你的余知~无罪也。(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)、必欲烹~翁。(《史记·项羽本记》) ②表示并列、转折、顺接等国富~兵强、知一~不知二。 而néng 1.能够。 2.能力,才能。 3.安定。

3

bù fǒu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。

4

shānɡ
伤 (形声。从人。本义皮肉破损处;创伤) 同本义 伤,创也。--《说文》 命理瞻伤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创之浅者曰伤。” 以杙抉其伤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 无面伤。--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 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斵之,尽垩而鼻不伤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 唂其叶,则口烂而受伤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 则援剑戟而逐之,不避死伤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 其伤于缚者,即幸留,病数月乃瘳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城中死伤日积,巷哭声相闻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又如枪伤;两虎相斗,必有一伤;负 伤(傷)shāng ⒈受到损害、损坏受~。枪~。重~。 ⒉损害,妨碍~害。损~。~点皮肉。无~大局。 ⒊遭受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~风。~暑。 ⒋悲哀~心。悲~。 ⒌使用过度以致厌烦这种菜吃~了。 ⒍得罪,诋毁有意中~。出口~人。 ⒎ 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 ②中医学上泛指各种热病或风寒引起的疾病。
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