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雪聪明
bīng xuě cōng míng
拼音
bīng xuě cōng míng
拼音缩写
bxcm
解释
比喻人聪明非凡。
出处
唐·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冰雪净聪明,雷霆走精锐。”
例子
以~的文章,写雷霆精锐的思想,这种议论,就容易动人听闻了。★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回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冰
2 雪
xuě
雪
(会意。从雨,从彗,彗省声。本义空气中的水汽,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,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,由空中降下,叫做雪)
同本义
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春洩气为雨,雨凝为雪。--谢惠莲《雪赋》题注引《五经通训》
平地尺为大雪。--《左传·隐公九年》
麻衣如雪。--《诗·曹风·蜉虫游》
平生所娇儿,颜色白胜雪。--杜甫《北征》诗
又如雪案萤窗(比喻勤学苦读);雪里鸿(即雪泥鸿爪);雪浪纸(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)
雪
借喻
雪xuě
⒈从天上落下的白色结晶物,它是高空水汽在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~兆丰年。万里~飘。
⒉揩,拭,洗刷~耻。~恨。
⒊颜色或光泽像雪的~白。~亮。
3 聪
cōnɡ
聪
(形声。从耳,总声。本义听力好)
同本义
聪,察也。--《说文》
听曰聪。--《书·洪范》
闻审谓之聪。--《管子·宙合》
耳彻为聪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尚寐无聪。--《诗·王风·兔爰》
又如聪耳(听觉灵敏的耳朵)
明察。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
耳不能两听而聪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聪察(擅长审辨);聪察轩昂(明察真伪,仪态不凡);聪听(明于听取;明于辨察)
聪明,有才智
听曰聪,聪者,能闻事而审其意也。--《春秋
聪 cōng
①听觉失~。
②听觉灵敏耳~目明。
【聪颖】聪明机灵。
4 明
mínɡ
明
(会意。甲骨文以日、月”发光表示明亮。小篆从月囧,从月,取月之光;从囧,取窗牖之明亮。本义明亮,清晰明亮)
同本义。与昏暗”相对
杔,照也。--《说文》
照临四方曰明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
东方明矣。--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
明,精白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视曰明。--《书·洪范》
明则著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明星谓之启明。--《尔雅》
东有启明。--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在天者莫明于日月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--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
月明星稀,乌
明míng
⒈亮,照亮~晃晃。天~。灯火通~。
⒉清楚,懂得,了解~白。~确。~礼。深~大义。~见万里。
⒊公开,不隐蔽,显露在外,跟"暗"相对~说。~码实价。~枪暗箭。
⒋视力,视力好左丘失~(左丘〈古〉人名)。聪耳~目。
⒌看得清,认得准,见识高~智。英~。心~眼亮。
⒍次,下一个(专指日、年)~天。~年。
⒎迷信者称神灵神~。
⒏
⒐朝代名。明朝,公元1368-1644年。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