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入膏肓
bìng rù gāo huāng
拼音
bìng rù gāo huāng
拼音缩写
brgh
解释
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”,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”。形容病情十分严重,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出处
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”
例子
吾观刘琦过于酒色,~,今见面黄羸瘦,气喘呕血,不过半年,其人必死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二回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病
bìnɡ
病
(形声。疒形丙声。本义上古时指重病)
同本义
病,疾加也。--《说文》
疾病外内皆埽。--《仪礼·既夕礼》。注疾甚曰病。”
坎为心病。--《易·说卦》
疾病而立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九年》
故得病寝衽,畏惧鬼至。--王充《论衡·订鬼》
与死人同病者,不可生也。--《韩非子·孤愤》
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又如病革(病势危急将死);病亟(病革)
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
君之病在肌肤。--《韩非子·喻老》
性伤谓之病。--《荀子·
病 bìng
①担忧郑人~之。(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)
②困苦;困乏则久已~矣。(《捕蛇者说》)$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精神~、他昨天~了。
③缺点;错误毛~、语~。
④祸害;损害祸国~民。
⑥责备;不满世人~之。
【哺】见【病历】。
【病毒】没有细胞结构,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有机体。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。没有独自的代谢系统,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。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。
【病笃】病情很重。
【病假工资】参见【劳动保险】。
【病历】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。每个病人一份。又叫哺、病史。
【病魔】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~缠身。
【病入膏肓】形容病势严重,已经无法医治。比喻事情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。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,把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,认为这是药力不及的地方。
【病态】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~心理。
【病恹恹】有病的样子。
2 入
rù
入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个尖头器具,尖头器具容易进入。本义进来,进去)
同本义
入,内也。--《说文》
他人入室。--《诗·唐风·山有枢》
就不欲入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有蛇自泉宫出,入于国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
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。--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又如入门问讳(到别人家里,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,以便谈话);入对(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);入览(看到);入迁(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);入学(童生考取秀才);入山;入口;入帘(
科举时期,考官进场阅卷
入rù
⒈进,收进,从外面进到里面,跟"出"相对~室。~场。~库。收~。量~为出。
⒉参加~学。~会。~党。
⒊合乎,合于~时。~情~理。
⒋
⒌
⒍
⒎
3 膏
ɡāo
膏〈名〉
(形声。从肉,高声。从肉,表示与肉体有关。本义溶化的油脂,无角动物的油脂)
同本义
膏,肥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膏者,脂也。凝者曰脂,释者曰膏。
无角者膏。--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
膏者,神之液也。--《春秋·玄命苞》
内热溲膏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膏之下。--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。注心下为膏。”
雉膏不食。--《易·鼎》
自伯之东,首如飞蓬。岂无膏沐,谁适为容?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实以薪草,膏油灌其中。--《三国志·周瑜传》
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--韩愈《答李翊书》
又
膏gào㈠
⒈用油脂涂抹车轴或机械~车轴。~发动机。
⒉毛笔上蘸墨汁在砚台边上掭~笔尖。~墨汁。
膏gāo
⒈油脂~脂。春雨如~。焚~继晷(晷日光。形容夜以继日)。
⒉肥肉~粱(肥肉细粮)。
⒊肥沃的~田满野。
⒋粘稠的糊状物贴~药。用牙~。雪梨~。
⒌
⒍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