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 巴三揽四

巴三揽四

bā sān lǎn sì
拼音 bā sān lǎn sì
拼音缩写 bsls
解释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出处 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,你说的巴三揽四。”
例子
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
1

巴 (象形。小篆象蛇形。本义大蛇)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,巴虫也,或曰食象蛇。--《说文》 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--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。注说者云,长千寻。” 朱卷之国,有黑蛇青象,食象。--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。注即巴蛇也。” 因加热、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古族名;古代国名,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。--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。注今三巴是。” 巴人以比翼鸟。--《周书·王会》 秦西有巴戎。--《荀子·彊国》。注巴在西南,戎在西,皆隶属。” 古

2

sān
三〈数〉 (指事。本义数目。二加一的和) 同本义 三,天地人之道也。从三数。--《说文》 三,数名。--《广韵》 二与一为三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 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--《老子》 王三赐命。--《易·师》。荀注三者阳德成也。” 结恨三泉。--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。注三者数之小终。”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。--《易·需》 纪之以三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 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--《战国策》 又如三叉(三歧的道路);三木(古时套在犯人颈、手、足上的刑具);三节(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、三月三上巳节、九 三sān ⒈数目字~个。~人行必有我师。 ⒉多次再~叮嘱。~番五次。~思而行。~令五申。~复斯言。 ⒊[三甲]〈古〉"殿试"中榜者(进士)的三个等级。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,分为三等即"三甲"。一甲,赐"进士及第";二甲,赐"进士出身";三甲,赐"同进士 出身"。每甲各取有若干名,统称进士。元、明、清,殿试的中榜者,一甲只取有三名,二甲、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。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 三sàn 1.多次;再三。

3

lǎn
揽 (形声。从手,览声。本义执,持) 同本义 俱可手揽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又如揽跋(揽辔跋涉);揽镜(持镜;对镜);揽持(把持;掌握);揽摄(把持) 总揽(全面掌握);一把抓 搂,拥抱,围抱 采摘 又如揽月(摘月。喻壮举);揽取(摘取,收取);揽结(采摘系结) 挥 招惹 揽(攬、攇)lǎn ⒈把持独~大权。 ⒉招来,拉过来~生意。个人包~。 ⒊捆,搂抱~木柴。母亲~着婴孩睡觉。

4

四 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。本义数目。三加一所得) 同本义 四,阴数也。四分之。--《说文》 阴数次三也。--《玉篇》 路下四亚之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谓乘马也。” 光被四表。--《书·尧典》 闰月定四时成岁。 良马四之--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--刘邦《大风歌》 又如四垂(四边);四梢(城镇四方边缘地方);四隅头(四方街口,四处);四柱(指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);四不拗六(少数拗不过多数);四趁(相称,各处都合适);四门(四方之门 );四鼓(四更);四知(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子知);四 四sì数目字三~五。
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