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境息民
bǎo jìng xī mín
拼音
bǎo jìng xī mín
拼音缩写
bjxm
解释
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出处
《周书·刘雄传》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例子
王能~,则福可长享。★《明史·外国五》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保
2 境
jìnɡ
境
(形声。从土,竟声。本义边境,国境)
同本义
境,疆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至齐境。--《吕氏春秋·赞能》
字本作竟”
亡不越竟。--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边竟有人焉。--《庄子·天道》
其竟关之政尽察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与燕王会境上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廉颇送至境。
屯于境上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起视四境。--宋·苏洵《权书·六国论》
又如出境(离开国境);入境(进入国境);境宇(国境,疆土);境人(境内之人;本地人);境头(结果;亦作景头”。神佛点化人制造的幻境);境土(疆域;领地)
境jìng
⒈边界,疆界边~。国~。出~。〈引〉地方,区域~内有石油。
⒉境地,处境环~。佳~。危~。顺~。
⒊
①土地的界限。
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思想~界。艺术~界。
3 息
xī
息
(会意兼形声。从心,从自,自亦声。自,鼻子。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。本义喘气;呼吸)
同本义
息,喘也。--《说文》
亦孔之。--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。笺如仰疾风,不能息也。”
尚不敢惕息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出入气也。”
则心惕息。--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。注喘息也。”
武气绝,半日复息。--《汉书·苏武传》
随形势为沟墙,庶息响相闻,易于守御。--《明史·王复传》
又如喘息(急促呼吸);息息(呼吸;气息出入);息窒(窒息,呼吸困难);息响(呼吸的声音);息贲(中医病名。指呼吸急
息xī
⒈呼吸喘~。~ ~相关。
⒉叹叹~。
⒊歇,停止休~。停~。~怒。~事宁人。
⒋滋生,繁殖灾~。生~。
⒌利钱利~。月~。年~。
⒍新闻,音信消~。信~。
⒎子女子~。弱~。
4 民
mín
民
(指事。从古文之象。古文从母,取蕃育意。古代指黎民百姓,平民。与君、官对称)
同本义
民,众萌也。从古文之象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母。取蕃育也,上下众多意,指事。
民,氓也。--《广雅》。按,土著者曰民,外来者曰氓。
古者有四民,有士民,有商民,有农民,有工民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夫民神之主也。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无子曰兆民。诸侯曰万民。--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
黎民阻饥。--《书·舜典》
民不适有居。--《书·盘庚上》
哀我征夫,独为匪民。--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
民可使由之,
民mín
⒈〈古〉指奴隶或没做官的众百姓。现指人民,即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拥政爱~。军~鱼水情。
⒉指人或人群~众。居~。~族。
⒊劳动大众的~歌。~间故事。
⒋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农~。渔~。盐~。
⒌非军事的~用。~航。
⒍通"苠" ~高粱。
⒎
①指人民有管理国家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加强~主和法制建设。
②根据大多数群众意愿处理问题的工作方式~主气氛。~主作风。办事~主。
民mián 1.通"绵"。参见"民民"。 2.通"眠"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