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面之交
bàn miàn zhī jiāo
拼音
bàn miàn zhī jiāo
拼音缩写
bmzj
解释
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意谓交情不深。
出处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
例子
我与道友未~,此语从何而来。★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二回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半
2 面
miàn
面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里面是目”字,外面表示面庞。面”,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。脸”是魏晋时期才出现,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,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”本义脸)
同本义
面,颜前也。--《说文》
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。--《周礼·撢人》
私面私献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
大辂在宾阶面。--《书·顾命》
必唾其面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满面尘灰烟火色。--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女之靧面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椎髻仰面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面不厮睹(脸不对着看,表示生气);颜面(脸面;脸部;体
面(靣)miàn
⒈脸,头的前部~孔。颜~。~不改色。
⒉直接接触,当着本人在场~谈。当~说。
⒊朝着,脸对着~向。~山而居。
⒋部位,方向前~。里~。右~。四~八方。~ ~俱到。
⒌东西的外表地~。鞋~子。被盖~儿。
⒍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,有长有宽没有厚~积。平~。
⒎量词三~旗帜。两~镜子。
⒏
①脸面,面子没有~目见人。
②相貌,脸的形状~目可憎。
③〈喻〉事物的景象状态~目一新。
⒐
①体面怕丢~子。
②情面秉公执法,不讲~子。
③东西的外表桌~子。
3 之
zhī
之
(会意。象苃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出,生出,滋长)
同本义
之,出也。象苃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--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--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
之,适也。--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--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之沛公军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之虚所卖之。(虚”同墟”)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吾欲之南海,何如?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
之zhī
⒈到,往由京~川。不知所~。
⒉代词。代替人或物爱~重~。取~不尽,用~不竭。
⒊代词。这,此,或虚指~子于归(这个女子出嫁)。久而久~。
⒋在形容词、名词等之后,跟"的"相当。〈表〉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~家。四分~三。两年~后。羔羊~皮。中国~富强。人民~英勇。
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,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。
⒍文言虚词~乎者也矣焉哉。
4 交
jiāo
交
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人两腿交叉形。本义交叉)
脚胫相交
交,交胫也。--《说文》
交足而待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雕题交趾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又如交趾(古郡名『置,地处五岭以南一带。相传这里的人入睡时,两足相交)
交叉;交错,错杂
交臂厯指。--《庄子·天地》
交韔二弓。--《诗·秦风·小戎》
又如交裆(裤裆处);交拐(拐弯走);交戟(执戟相交);交牙(如犬牙相交叉);交歧(交错的路径)
结交; 交往
交游士林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交友(结交朋友);交礼(交往的礼节);
交jiāo
⒈付给,付托~付。~任务。~货。
⒉互相,相互关联~换。~流。~际。~往。~易。~涉。
⒊一齐,同时惊喜~加。贫困~迫。
⒋友谊,情谊~谊。~情。
⒌结好~友。结~。
⒍相连,相错,交叉~界。~织。犬牙~错。 〈引〉 接触~兵(打仗)。~战。
⒎跟斗跌~。
⒏
①各种运输与邮电通讯事业的总称。
②往来通达。
③特指交通员。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做通信联络工作的人员。
⒐
①将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她已办好~代工作。
②也作"交待"。将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清楚~代政策。~待问题。
③嘱咐~代注意事项。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