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感天地
āi gǎn tiān dì
拼音
āi gǎn tiān dì
拼音缩写
agtd
解释
形容极其哀痛,使天地都为之感动。
出处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王闻失声号恸,哀感天地。”
例子
无
成语中的汉字信息
1 哀
āi
哀〈形〉
(形声。从口,衣声。本义悲痛;悲伤)
同本义
哀,闵也。--《说文》
哀,痛也。--《广雅》
以凶礼哀邦国之忧。--《周礼·大宗伯》。注救患分灾。”
舍正路而不由哀哉。--《孟子》。注伤也。”
呜呼哀哉。--《柳敏碑》
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僵卧孤村不自哀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(悲哀、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)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。
又如哀咜(悲哀叹息);哀诏(皇上驾崩后,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);哀哉(表示悲伤或痛惜)
哎〈叹〉
表示满意或赞叹 。如哎,这就对了!
表示惊讶或不满意 。如哎,你怎么不早说!
表示提醒。如哎,小声点
表示醒悟 。如哎!原来是这样
表示招。如哎,大婶,我们回头再来看你
表示答应。如李梅!”哎!我在给病人换药,一会儿就来。”
哀āi
⒈悲伤,悲痛悲~。~怨。可~。
⒉悼念~悼。默~。
2 感
ɡǎn
感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咸声。本义感动)
同本义。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
感,动人心也。--《说文》
感而遂通,天下之故。--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动也。”
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羊子感其言,复还终业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又如感格(感动,感化);感咽(受感动而悲伤,泣不成声);感涕(感动而涕泪俱下);感慕(感动而思慕);感悦(感动悦服);感人肺腑(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);感天动地(感动天地);感
哽(感动得泣不成声)
感应,影响
又如感制(感应制约);感会(感应会合);感验(应验);感变
感gǎn
⒈觉得~到头痛。
⒉外界事物在意识、情绪上引起的反映~触。~概。~动。~化。读后~。
⒊心情,情绪~情。情~。自信~。百~交集。
⒋染上,遭受偶~风寒。
⒌〈表〉谢意~谢。~恩。
⒍
①外界事物作用于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感觉器官,所引起的直接反应我有点冷的~觉。
②觉得我~觉很幸福。
⒎
①指上呼吸道感染(上感),又称"普通感冒"。
②流行性感冒(流感),因感染病毒引起。
⒏
感hàn 1.通"撼"。摇动。 2.通"憾"。怨恨;遗憾。 3.见"感忽"。
3 天
tiān
天〈名〉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(大),上面指出是人头,小篆变成一横。本义人的头顶)
同本义
天,颠也。…颠者,人之顶也。以为凡高之称。--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天灵(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);天灵盖(头顶骨)
古代的墨刑。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
天,刑名。剠凿其额曰天。--《集韵》
《其人天且劓。--《易·睽卦》。虞注黥额为天。”
天空
天,至高无上。--《说文》
天,气也。--《论衡·谈天》
形天与帝至此争神,帝断其首。--《神话四则·形天》
天似穹庐。--《乐府诗集·杂
天tiān
⒈高空~空。满~星。
⒉高处,顶部~线。~窗。~桥。~头(书页上头的空白部分)。
⒊最,极~好,就这么办。
⒋指自然界,生成的~然。~灾。~险。~生的。人定胜~。
⒌气象~气。~冷。~晴。
⒍时间,一昼夜,一段时间一~。今~。白~。过几~。
⒎季节,时节秋~。冷~。三伏~。
⒏迷信者所谓的"神、佛、仙人或他们的住地"~神、~意、~堂等都是虚构的、没有的。归~(又指死亡)。
⒐
⒑
①世界上。
②江山。
⒒
⒓
⒔
⒕
⒖
⒗
①单纯直率,不虚伪,无做作。
②用一般的、简单的事物去推断特殊的、复杂的事物想得~真。
⒘
关于成语大全工具

成语大全工具主要提供成语查询服务,输入要查询的成语,比如:成语"狐假虎威",点击查询,结果会显示该成语的拼音,解释,成语出处,汉字解释、成语汉字组词等信息。
截至目前,成语大全总共收录约30000条常用的成语。